→ 信息公开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最新项目更多>>

文昌市慈善总会2024年工作报告

2025-04-23 09:47

来源:本站

一、2024年工作回顾

2024年,市慈善总会自觉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,积极履行慈善组织公益职能,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民政局的关心支持下,全年完成慈善收入5840.09万元,慈善支出5448.78万元。2024年市慈善总会幸福家园项目,在全省昌江慈善工作现场会上,进行了交流发言;在省慈善总会15周年纪念大会上,市慈善总会被评为“全省十佳慈善组织”;在全市抗击“摩羯”台风总结大会上,市慈善总会被评为抗击摩羯台风“突出集体”。

    (一)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,积极组织抗风救灾募捐

一是精心组织应急筹募。2024年9月6日,超强台风“摩羯”正面登陆文昌市,给文昌市农业生产、基础设施造成了毁灭性破坏。根据市委市政府抗风救灾总体部署和市民政局具体安排,9月7日,市慈善总会启动抢险救灾应急筹募预案,通过公益宝平台向社会发起公开筹募,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。截止2025年3月18日,市慈善总会共接收社会捐赠6099.27万元。其中捐赠物资13万件,物资折价1191.78万元。通过省慈善总会平台募得款物3151.86万元。文昌市抗风救灾募捐,得到文昌籍华侨华人的积极响应,新加坡、泰国、苏里南、美国南加州、印尼、香港等14个国家和地区华人社团捐款捐物达576.09万元。

二是规范管理善款善物。市慈善总会严格按照《慈善法》要求,做好善款善物的接收、移交工作。属定向捐赠资金,市慈善总会按捐赠人的意愿,直接拨付相关单位;属非定向捐赠资金,市慈善总会按市政府分配方案,拨付相关单位。其中向住建局拨付914.17万元,市应急局845.69万元。市慈善总会向全市17个镇26个机关部门31个基层单位,先后拨付款物6080.43万元,拨付率达99.69%,成为政府抗风救灾的重要补充。为了规范物资捐赠,市慈善总会制作了抗风救灾物资捐赠接收单。每一份接收单上都有捐赠方、市慈善总会、接收方三方签字。做到物资来源清楚、去向清楚。要求捐赠方提供采购发票、出货单、报关单等凭据,严格依据民政部有关要求做好折价入账工作。配合市民政局、市应急管理局做好物资分配移交。实现了“数量零差错、质量零风险、交接零滞留、折价有依据”目标。

三是指导基层用好捐赠资金。抗风救灾资金额度大,政策性强,社会高度关注。为了防范善款使用风险,市慈善总会在征求市审计局和省慈善总会等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,起草了《关于抗风救灾捐赠资金使用事宜的通知》,对捐赠资金使用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。即捐赠资金用于资助困难个人的,需提供由受助人本人签名(按手印)的签收单;用于灾后恢复重建等公共事务的,需提供资金使用明细表和具体物资采购发票;用于抗风救灾项目的,需提供《建设项目结算书》及项目验收、资金支出等原始凭据资料;资助受灾企业复工复产的,只能用于购买、修缮受损基础设施设备,不得直接用于采购盈利性生产资料。并制作了相关表样模版,而后通过市应急局转发至各个相关单位,为基层规范使用救灾资金提供了遵循。

    四是发布《抗击摩羯台风慈善榜》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感恩社会各界对文昌抗风救灾的大力支持,市慈善总会将捐赠单位、捐赠金额、使用去向,以《抗击摩羯台风慈善榜》的形式,通过《侨乡文昌报》向社会公开发布。上榜名单为捐赠5000元以上的单位(个人),共有215家爱心单位(个人)上榜。慈善榜成了文昌市全社会知晓的荣誉榜、公示榜。此后,市慈善总会又为捐款达到5万元以上的爱心单位(人士)制作了荣誉牌匾,连同捐赠证书、感谢信、《抗击摩羯台风慈善榜》,通过快递物流邮寄到爱心人士手中。进一步涵养了慈善资源,鼓励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。

   (二)服务乡村振兴大局,积极实施“幸福家园”项目

2024年,市慈善总会共完成7个幸福家园项目。其中有东阁镇东阁二村村巷道路硬化项目,重兴镇银岭村、长辉村、官禄城村基础设施改造项目,重兴镇福址堆村道路硬化项目,铺前镇中台联村挡土墙建设项目,潭牛镇福田一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,蓬莱镇罗南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,蓬莱镇顶子岭村供水设施建设项目。项目总投入116.97万元,其中市慈善总会配捐16.99万元。

一是自觉融入中心。乡村振兴是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,幸福家园项目是依靠人民群众,推进乡村振兴事业的创新实践。市慈善总会自觉把幸福家园项目建设,与市乡村振兴工作对接。先后两次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幸福家园项目推进情况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,修订了《幸福家园·村社互助工程实施方案》。对幸福家园项目的目标任务、资金来源、项目选择、申办流程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。而后,又制作了项目申请书、筹募倡议书、捐赠协议书、结项报告书、项目公告书等配套文件模板。“一案五书”回答了幸福家园项目为什么做,做什么,怎么做,谁来做这些基本问题。为村级组织实施项目,提供了一个规范模型。

二是落实激励机制。明确社会资金按照公益捐赠路径,进入市慈善总会筹募平台,捐赠人可以依据市慈善总会捐赠票据,享受税收优惠。市慈善总会按照基层组织筹款额度的25%进行配捐,每个项目支持额度最高不超过4万元。我们还在协议书中明确承诺,善款进入市慈善总会账户后,不超过十个工作日,全额返还基层组织。这些措施有力的激发了村民群众建设幸福家园的积极性。

三是依托村级组织。村民群众既是幸福家园项目的的捐赠人,又是幸福家园项目的受益者。没有村民群众的积极响应,幸福家园项目就难于推进。在项目建设中,明确村民小组是项目的实施主体,要求村民小组要紧紧围绕村民急难愁盼问题选定项目,由村民小组发出筹募倡议,动员乡贤村民捐款投劳,参与幸福家园项目建设。村民小组全权负责项目的申报、实施、管理、结项。为了降低项目管理成本,提倡村民小组自己做项目预算。对于项目体量不大,技术要求不高诸如道路硬化、球场改造等项目,支持村民小组发挥本村能工巧匠作用,自己投工投劳建设。为了管控项目风险,要求村民小组要在项目确定后、预算完成后、结项验收后,将结果公告村民接受监督。幸福家园项目的实施不仅回应了村民群众急难愁盼需求,而且成为加强基层民主建设,推进村民自治的有益实践。

    (三)服务社会公益需求,积极推进“冠名基金”模式落地落实

2024年以来,先后设立10支冠名基金,共筹款376.19万元。其中有文城镇、潭牛镇、昌洒镇等三个镇的冠名基金;海南文昌唛文化促进会冠名基金,文昌中学、华侨中学、实验中学、田家炳中学、第三中学等5所中学的冠名基金,文城镇名门村委会冠名基金。名门村委会先后两次联系市慈善总会,了解冠名基金运行方式。在征求村民代表意见的基础上,主动把村公益助学基金纳入冠名基金系统,为村级组织冠名基金设立开了一个好头。

一是准确把握冠名基金的本质要义。在冠名基金推进过程中,我们注意把握了以下三个要点,其一,冠名基金的本质是,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与市慈善总会签订冠名基金合作协议,通过市慈善总会进行公开募捐,筹募资金进入市慈善总会账户,收支情况接受政府监管。其二,基层组织要依据,经市慈善总会审定,并报市民政局备案的项目方案进行。基层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自行开展公开募捐,参加全市实施的项目,不需另报方案。其三,所筹善款归基层组织所有,由基层组织依据方案约定使用,接受文昌市慈善总会《冠名基金管理办法》管理。这些要点确保了冠名基金发展的正确方向,使之成为落实《慈善法》,推动基层慈善事业社会化、规范化的有效形式。

二是积极做好冠名基金推进工作。2024年7月,在市政府市民政局的关心支持下,召开了全市慈善重点工作推进会。省慈善总会陆志远会长参加会议并讲话,31家基层公益组织、17个乡镇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。从2024年运作的情况看,其特点是筹募单位零成本、资金管理零风险、善款拨付零滞留,受到了相关单位的欢迎。

三是引导社会深刻理解冠名基金筹募模式的重大意义。2024年教育人才专项基金筹募220.97万元,潭牛镇公益基金筹募72万元,文昌中学公益基金筹募33万元,昌洒镇公益基金筹募22.42万元,文昌唛公益基金筹募16.3万元。冠名基金虽然刚刚起步,但回应了文昌社会的公益需求,成为落实新修订《慈善法》的有效形式。其意义是实现了保护社会公益热情和依法规范筹募的有机统一,实现了市慈善总会资格优势与基层组织慈善资源优势的有效结合,加强了对慈善风险的有效管控,防范了违纪问题的发生。2024年慈善公益节,因摩羯台风受到影响,但参加线上捐赠人数仍达19710人次,公益助学、教育人才基金两个项目线上筹款44.22万元。

     (四)服务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,加强慈善总会自身建设

一是扎实抓好党纪教育。保证政治方向是社会组织党建的首要职责。按照社会组织综合党委要求,制定了《文昌市慈善总会党支部党纪学习安排》,先后进行了12次集中学习,原原本本通读了《党纪处分条例》,以“深刻认识党纪教育的重大意义,自觉做到遵纪守规”为题讲了专题党课。联系党的生死存亡、慈善事业兴衰成败、个人荣辱得失等方面,引导大家深刻理解党纪建设的重大意义、主要内容、基本要求,进一步增强了慈善总会一班人遵纪守规的意识。

二是突出财务管理风险重点。2024年财务收支数额大,涉及单位多。为了防止财务风险,实行了“双控一表”制度,即在市慈善总会人手紧张情况下,严守出纳会计钱帐分管原则,坚持秘书长审核会长审批流程,每月通过财务报表,报告财务收支明细。自我纠错、相互制约机制的建设,有效避免了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,2024年慈善收支达5千余万元,没有发生任何瑕疵问题。立足于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,参照志愿者管理模式,做好退休兼职人员的工作经费管理事宜。实现了严格落实中组部要求,确保慈善总会高质量发展,鼓励当事人满勤履职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。

三是规范做好工作人员招录工作。按照公务员招录标准设定门槛,委托市人劳部门从现有人才储备中推荐,会长办公会成员集体面试讨论决定的方式,做好人员招录工作,使慈善总会人力资源配置质量,得到了进一步提高。

    当前存在的问题是:一是幸福家园项目,冠名基金模式还没有达成社会共识,推进不及预期。二是应急筹募物资移交环节不够规范,存在清点差错风险。基层单位善款使用滞后,善款使用情况不能及时回应捐赠方关切。三是对外宣传与市慈善总会工作状态还有差距,总会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点击量低,市慈善总会平台的筹募影响力还需要提高。

二、2025年的主要工作

(一)积极推进“冠名基金”模式落实落地。要召开冠名基金模式推进座谈会,切实把当前影响推进的问题理清楚、解决好。要积极推进签署冠名基金协议的11个单位在“慈善中国”进行项目备案,确保冠名基金实施的规范性。要研究与市侨联、妇联合作方式,满足华侨、妇女两个群体的公益需求。要把冠名基金所筹善款归筹款单位所有,由筹款单位使用,接受《冠名基金管理办法》管理的基本要求落到实处,确保冠名基金模式健康运行。实现慈善事业发展的动力换挡,为全市慈善公益事业发展,提供高质量服务。

(二)要继续抓好三个经常性项目。放飞梦想公益助学项目,承载了文昌社会的公益助学需求,要继续联合市教育局,依托各学校组织好。幸福家园项目,资金取之于民,成果惠及于民。村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赋予了项目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,成为慈善组织新时期助力乡村振兴,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载体。要通过一个一个“小而美”项目的建设,实现慈善事业和乡村振兴的一起成长。教育人才专项基金项目对于涵养教育资源,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要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,做好平台服务工作,实现市教育局公益资源与市慈善总会平台优势的有机结合。

(三)要继续做好“摩羯”台风善款使用的善后工作。要按照市政府的分配方案,做好资金尾款的拨付工作。要通过市慈善总会网站等媒体平台,向社会公开善款使用情况,进一步塑造市慈善总会公信形象。要做好迎接省市摩羯台风的专项审计工作,做好爱心单位善款使用明细的回复工作。

(四)要做好市慈善总会的宣传工作。要依托公益宝实现市慈善总会网站的更新改版,使之成为开展公开筹募,公示捐赠信息,宣传慈善文化的主阵地。要把每一个使用冠名基金模式的筹款单位,通过慈善总会网站呈现出来,实现冠名基金管理模式的规范、透明、便捷、高效。要建设慈善总会荣誉墙、慈善榜、公益项目成果展示栏,进一步提高市慈善总会平台建设的质量。


主办单位:文昌市慈善总会

地址:文昌市文昌大道演艺中心西侧文昌市老年人中心

邮编:571300

备案中

技术支持: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

扫码关注官方微信